为深化产教融合,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,推动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,口腔与康养系四名老师分别利用暑期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,为了将临床一线技能经验结合到教学应用中,9月1日,下午在2教315教师进行了汇报交流。
在步长医院康复科,马园老师以“学生”和“实践者”的双重身份,全程参与患者治疗操作。从颈椎病、腰椎病、脑卒中后遗症等疾病,她跟随刘鹤医生学习了中医传统康复的应用,并深入观察医患沟通技巧。“康复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对患者心理和功能的全面关注。”马园老师感慨道。她表示,未来将在课堂中融入真实病例分析,帮助学生理解康复治疗的动态性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。
张蘋老师则扎根护理病房,从基础护理操作到危重患者管理,亲身参与交接班、输液配药、健康宣教等全流程工作。面对老年患者护理的特殊性,她深刻体会到“细节决定质量”——如何预防压疮、如何安抚患者情绪,这些课本之外的实战经验让她受益匪浅。“护理不仅是技能,更是责任与爱的传递。”张蘋老师计划将标准化护理流程和突发情况处理案例纳入课程设计,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应变能力。
口腔专业张昕轶、白思梦老师汇报了前往长武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开展挂职锻炼的经历,深入口腔牙槽外科、口腔内科等临床一线,在实践中夯实专业技能,为新学期教学注入鲜活素材。在牙槽外科诊室,白思梦老师全程参与临床诊疗,从简单的智齿拔除术到复杂的牙槽骨修整术,近距离观摩主治医师的操作规范与应急处理。并且详细记录不同病例的麻醉方式选择、切口设计原则及术后并发症预防要点,将临床实操细节与课堂讲授的“牙槽外科手术学”知识点对应衔接。
通过此次暑期挂职交流汇报,提升了专职教师对于一线临床的实操技术,增强了校企合作课堂深度化的表现,有助于学生实践教学课堂接轨临床实习统一化教学,形成“病例—原理—操作”三位一体的教学思路。